为进一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,丰富学生校园生活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、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,根据课程上课方式不同,学院开设线上线下选修课60余门,涵盖思想政治、劳动教育、心理、人文素养、美育、文学、艺术、理学、体育等学科,全院3000余名学生走进选修课课堂,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,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、艺术情韵及科学情智。
一、弘扬劳模精神传承榜样力量
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及工匠精神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学院开设了《对话大国工匠致敬劳动模范》《大学生思想政治与法纪教育思想》《工匠精神》《厉害了,我的国》《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》《劳动教育》等政治类、劳动教育类线上、线下选修课程。
《对话大国工匠致敬劳动模范》课程的开设,旨在培养学生干一行、爱一行、专一行、精一行的优秀品质,激励职业院校的学生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。

线上选修课程《对话大国工匠致敬劳动模范》
《劳动教育》课程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实现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,旨在增加学生的生活知识,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,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,服务自己,服务他人,感悟“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”的真理。

中职线下选修课程《劳动教育》
二、激发学习热情提升人文素养
为激发学生学习激情,提升学生人文素养,学院开设了《硬笔书法与钢笔画艺术美育素养》《经典诵读》《礼仪》《平面装饰画》《古典诗词鉴赏》《手绘插画》《摄影基础与作品赏析》等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。
《硬笔书法与钢笔画艺术美育素养》以书法教育为特色,实践活动为手段,临摹训练为方法,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。课程采用结合中国书画与经典名帖临摹的方式,从易到难,循序渐进,结合学生的实际,给予正确引导,结合校园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自信心。

高职线下选修课程《硬笔书法与钢笔画艺术美育素养》
《经典诵读》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了解选文作者生平及其创作背景,赏析选文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;学习诵读方法,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开设本课程的最终目的,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、理想、追求、价值取向、审美情趣,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。

中职线下选修课程《经典诵读》
三、提升审美素养激发创新活力
为进一步强化学院美育育人功能,学院开设了《钢琴与儿歌伴奏》《合唱》《蒙古族舞蹈》《民谣吉他乐理与校园经典歌曲弹唱欣赏》《流行音乐演唱训练》等美育类课程。引导学生认识美、感知美、欣赏美、创造美,以美育德、以美启智,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。
美育类选修课程《民谣吉他乐理与校园经典歌曲弹唱欣赏》,教师在教授乐理知识的同时,还讲授了拨弦,轻弹等基本动作,学生们都认真地聆听、参与、学习,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,也拉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。

高职线下选修课程《民谣吉他乐理与校园经典歌曲弹唱欣赏》
四、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增强文化自信,了解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学习的必修课程。因此,本学期学院开设了《篆刻》《创意剪纸》《糖艺》《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》等线上线下选修课程。
《篆刻》,通过篆刻技法的学习,使学生熟悉书法的用笔、结体、章法等基本规律,以及掌握篆刻的刀法、布局的基本原理,使学生形成融通、灵活的艺术见解。培养学生对中国篆刻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。

中职线下选修课程《篆刻》
作为“非遗剪纸文化名师”工作室负责人,龚丽娟老师在本学期开设了《创意剪纸》课程,以纸材质为主要材料,通过剪、刻、撕、拼、叠、揉、编织、压印、裱糊等方法制作平面或者立体艺术品,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手、眼、脑的协调能力,同时给人以视觉和艺术上的享受。

中职线下选修课程《创意剪纸》
五、开设多元课程促进全面发展
此外,学院还开设了《现代征信学》《化学与人类文明》《西点制作》《中国影视欣赏》《食品化学》《普通话口语交际》《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》等线上线下选修课程,种类繁多、内容丰富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。

接下来,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坚持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,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选修课程。提升学生实际操作、思维思辨、交流发言等能力,丰富校园文化生活,使校园生活更加多姿多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