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帮助新生快速提升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,守护校园财产安全,9月25日,学院联合石嘴山市公安局大武口区分局大学城派出所开展“反诈必修课”专题教育,派出所教导员马润露警官受邀主讲,448名新生现场参与学习,2409名新生线上观看讲座。

活动伊始,马润露警官结合当前电信网络诈骗“组织化、链条化、技术化”的严峻形势,用“通讯技术发展衍生的‘蝗灾’”作比,直观阐释了此类犯罪的社会复杂性。针对大学生群体特点,她重点解析了诈骗分子如何利用大数据“贴标签”实施精准诈骗——“想赚外快的新生易遭刷单诈骗,手游爱好者常遇虚假游戏交易陷阱,网购频繁的同学可能面临冒充电商客服骗局”,让新生对诈骗风险有了具象认知。
在高发诈骗类型讲解环节,马警官结合多起高校真实案例敲响警钟。某高校学生因轻信“好友妹妹病危借钱”的私信被骗4000元,另有学生在非正规平台购买演唱会门票、交易游戏账号时接连中招,这些案例引发新生强烈共鸣。她特别强调:“所有刷单都是诈骗,私下交易、陌生链接、垫资要求,只要出现其中一项就要立刻警惕。”

“屏幕共享、安全账户、修复征信……这些词汇只要出现,大概率就是诈骗!”在防诈关键词解读模块,马警官将高危、中危及提示性关键词分类梳理,用通俗语言拆解“百万保障到期续费”“积分清零兑换”等常见诈骗话术。针对“电诈工具人”“帮信行为”等法律风险点,她明确告知新生:“出租出售电话卡、银行卡均属违法,切勿因小利沦为犯罪帮凶。”实操互动环节成为活动亮点。民警现场指导新生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,开启来电预警功能,并详解“八大反诈利器”的使用方法。96110预警电话务必接听,12381预警短信及时查看,“一证通查”可核查名下电话卡,“一键查卡”能掌握银行卡持有情况。针对“手机黑屏疑似被操控”等紧急场景,民警传授“断网—冻结账户—报警”的三步应对法,现场演示率达100%。“原来‘低价购票’都是诈骗诱饵,以后再也不会贪小便宜了。”2025级新生王昊同学在互动中说道。不少新生当场通过“一证通查”核实了个人电话卡信息,纷纷表示“这堂反诈课干货满满,比家长的叮嘱更具体管用”。
下一步,学院将组建“新生反诈联盟”,结合院系专业特色开展针对性宣传,并通过辅导员常态化提醒、反诈知识竞赛等形式,构建“警院联动、全员参与”的无诈校园防护网。学生处负责人王宇辉表示:“反诈教育是新生入学的‘安全基石’,我们要通过日常教育、案例剖析、情景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反诈的重要性,从教育关口帮助学生树牢安全意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