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,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学院积极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活动,旨在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,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、团干部、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、政策理论水平、创新能力、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,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,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学院学生社团成立要求,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,成立了“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社”,以打造学生联系学生、服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延伸手臂,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,作为“三全育人”体制机制的一项重要抓手。自10月份开始,宣讲团每周组织至少五次面向学生的宣讲活动。

△学生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

△学生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

△学生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
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,学生社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。1920年3月, 在李大钊指导下,全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京大学创立,研究会成立后,积极搜集、翻译、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,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五四前后的这类学生社团还有很多,如毛泽东、蔡和森倡导成立的新民学会,周恩来等领导的天津觉悟社,这些进步社团有力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,培养了大批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者,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,储备了可靠人才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将长期开展“在校生全覆盖实践育人活动”,牢记总书记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的大会上提出“青春孕育无限希望,青年创造美好明天。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、永葆青春,才能兴旺发达”的嘱托,深挖校内外红色育人资源,开展实践育人宣讲活动,充分使用实训室、用好VR设备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。